为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景区和职工、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及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相关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一、组织指挥机构 火场总指挥: 张龙居 火场副总指挥:师阳阳 灭火行动组:侯建善 杜小健 田一乐 刘宝安 王 磊 李玉伟 李新强 李成德 王景柱 王小六 周 亮 王小明 疏散引导组:何云涛 陈志华 张元兴 蔡光玉 安全救护组:魏鹏飞 张林华 侯冬华 刘雄文 通讯联络组:代静 王盾 闫婷 张 力(驾驶员) 各小组依照上述要求,合理安排轮班同事,确保单位、施工、经营户有相关人员当班,并切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二、报警处置程序 火警报警电话:119或8221559 1、严禁乱报警,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2、所有报警信号无论真假,均以真火警处理。 3、确认是误报的信号时,应立即解除警报或反馈实际警情。 4、火灾发现者根据火势判断采取适当的报警方式。 5、报警时沉着冷静,向接警人详细提供火灾的准确位置、什么物质着火、有无人员受困、目前火情火势情况等相关信息。 三、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景区单位、经营户全体员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 2、培训内容: ①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②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③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④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四、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 1、贯彻执行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做好消防宣传工作。 2、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3、熟悉现场的消防重点部位和各种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及操作规程。 4、积极参加扑救火灾和疏散人员工作,并保护好现场。 5、积极参加现场有关单位组织的各项消防培训。 五、建立防火安全制度 1、控制火源 ①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②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电器,严防电器线路引起火灾。 2、按防火平面布置图,落实消防器材,挂设防火标志。 3、建立一支由单位领导、职工、经营户人员组成消防组。 4、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增强职工、经营户防火意识。 5、建立定期防火检查,更换灭火器。 6、各单位、经营户始终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7、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灾。 8、禁止在高压线下面搭建临时建筑或堆放可燃物。 六、电气设备、电源管理制度 l、各种用电设备、照明线路的安装、使用、管理,按操作规范规定执行。 2、施工现场电器设备的安装,暂设电源和线路的架设、维修、拆除必须由景区专业电工在场进行。 3、施工现场不使用超负荷使用电气设备,各种电闸箱加盖上锁,闸箱内及周围不存放杂物,架空线路按规范绑扎。 七、火险隐患整改制度 1、边查边改,对查出的火险隐患应立即整改。 2、对存在火险隐患较大的单位、经营户应定人、定时、按期进行整改或限期整改。 八、消防器材管理制度 l、各单位、经营户必须按照规定配备消防器材。要害部位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并经常检查、维护、保养,保证灭火器材灵敏有效。 2、非灭火时不得随意挪用或移动消防器材。 3、消防器材周围,不得堆放杂物以便应急使用。 4、消防器材使用后立即进行维护保养、更新。 5、非正当使用损坏消防器材的,追究当事人责任。 九、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1、火灾发生地附近工作人员,必须在保证个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义务对受火势威胁并有可能导致火势进一步扩大或爆炸的物品、重要的文件档案、受困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2、着火区域疏散小组人员根据火场情况,迅速作出立即进行应急疏散或等待值班领导的疏散命令。 3、单位负责人在得知火险的情况后,立即作出是否进行应急疏散和部分区域疏散的决定。并报火场总指挥审批。 4、各疏散小组成员应沉着冷静,按照指示引导区域人员有序从出口疏散,对受伤和情绪不稳者提供帮助,安全救护小组应对伤情较重的人员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十、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火灾扑救人员在保证个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义务就近使用消防器材,展开初起火灾的扑救工作,尽力控制火灾的蔓延,保持通信联系,等待相关人员增援。 2、灭火行动组接到火险后立即携带灭火器材赶赴火场展开灭火自救工作。 3、专业消防人员赶到火场后,灭火行动组应主动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 十一、注意事项 1、火灾发生时,所有现场人员保持镇定,听从指挥。 2、一切自救本着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不作个人冒险。 3、在生命安全未受到威胁时,坚守各自的岗位,尽力控制火灾蔓延直到相关部门人员到达事发现场,并详细汇报最新的进展情况。 4、火灾伴随浓烟时采取低姿势行走或迅速蹿过浓烟区,或以湿布等物捂住口鼻。 5、疏散时身上着火,切记不可奔跑,应立即脱掉着火衣物、就地翻滚,或由同事用湿衣包住扑打或泼水浇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