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村黄酒与绍兴酒齐名。人称“南有绍兴加饭,北有谢村黄酒”。这是因为在上海举办的中国首届黄酒节评比会上,谢村黄酒与绍兴酒双双登上金榜而获得的美誉。不同节日有不同黄酒。新年迎春酒驱寒,端午苦艾酒避暑,中秋桂花酒暖身,重阳菊花酒醇厚,还有冬青黄酒因须用经霜冬青子为药合曲,色紫蓝,味郁香,曾为贡品。不少人家有祖传酿酒秘方,所酿黄酒各领风骚。“无酒不为节”,是谢村人对自己的黄酒的夸耀;“不喝谢村酒,空往洋州走”,是外地人对谢村黄酒的赞美。
谢村黄酒产于世界珍禽朱鹮的故乡——陕西洋县,这片有着“天然温室”之称的神奇土地。这里土壤肥沃,矿藏丰富,五谷优生。优良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谢村黄酒的酿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先天条件。 “水为酒之神”——酿制谢村黄酒的水为“谢村井”中的百年泉水,此水甘冽可口,富含对人体有利的10多种微量元素。有此古泉酿酒,谢村黄酒色似琥珀,口味甘甜,回味悠长的特点就不足为奇了。 “粮为酒之肉”——酿制谢村黄酒的主要原料是名贵的“米中三珍”(香米、糯米、黑米),独特的酿酒原料,使所酿的酒,不加糖自甜,不加香自香,不加黄自黄,醇厚甜润,芬芳清溢。
谢村黄酒因产于陕西洋县谢村镇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王朝时就已开始酿造了,唐朝时驰名京都长安,列为“贡酒”。历代文人墨客常以诗赞誉谢村黄酒:“此酒只应皇家有,瑶池天宫量也无。”(唐德宗李适);“闻道池亭胜两川,应须烂醉答云烟,劝君多拣长腰米,消破亭中万斛泉。”(宋代苏轼)。据传,唐建中年间,德宗皇帝李适逃难时,途经洋州谢村,浅酌此酒,化凶为吉。清“庚子之变”,慈禧太后携子逃到西安,洋县地方官和谢村富豪刘氏曾贡“谢村黄酒”,备受慈禧青睐。此外,还有宋代大画家文可与大词人苏轼、苏辙兄弟,也曾客宿酒乡洋州,醉中弄笔,留下千古文章。纵观历史,实可谓:“谢村黄酒,千古风流。”
扫一扫 在手机上阅读
不是吧!五一被问爆的小众神仙地!洋县真的藏不住了!
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暨第三届梨花节开幕
朱鹮梨园有机农产品展销中心即将建成投运
“筼筜谷”秀竹园项目招商协调会在梨园景区召开
长按屏幕识别二维码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